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胡亚丽 刘慧琪 通讯员 万浩然) 4月22日下午,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碧桂园农业CEO、我校校友梅永红做客澳门新葡萄老版本8883知行讲堂作了题为“新世纪的创新战略与大国命运”的报告,引导学院师生更好地感悟国家发展伟大成就和先进榜样力量,深入推进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报告会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一部近现代大国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回顾了近代二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历史成就,梅永红感慨万千。他以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为例,提出“技术进步决定国家发展命运”的观点。“美国制裁我们的企业,正是对我们创新能力的警惕。”他谈到,“技术的流动从来都不是自由的,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当一个国家不具备某种技术能力时,无一例外要为获得这种技术或这种技术所生产的产品付出超额的代价。”
梅永红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任重道远,高校学者大有可为。“科学无国界,但技术是国家的财富。我们绝不能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坐以待毙。”他表示,我们一方面应通过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技术吸收与研发学习,摆脱对技术引进的过度依赖,“因为核心技术买不到、买不起、更不能永远买下去。”另一方面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坚决贯彻落实科教强国的战略部署。梅永红谈到,自主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上站得住、站得稳,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成为科技强国,我们才能获得国际市场“论价”的资格,才能维护我国的国际地位和政治格局。
梅永红提出,只有科学布局我国科技战略,牢牢抓住影响人类发展终极目标的若干重大问题,才能更好应对新世纪复杂国际形势的挑战。“只要我们往前走,我们就无法绕开能源这个话题,这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终极问题。”梅永红重点阐述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同时他举例用“氘”元素制造“人造太阳”的突破性技术能够提供大量能源,以此说明了“能源替代亟需科学技术的突破”的观点。
“怎样才能吃得饱,吃得好?”是梅永红提出的第二个核心问题。他表示,粮食问题的敏感性并非是产量造成的,而是供求上的差异造成的。随着食物结构的改变,能量的来源更加丰富多样,但大量的农产品种植面临着耕地不足问题,因此如何保障粮食供应与粮食安全,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战略问题,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掌握大国命运、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一背景下,梅永红主要就科技体制改革与构建创新环境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应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知识界不应有“科层制”,更不应产生服从现象,而要坚持批判精神,打破“荣誉即权威”导向。
结合自己从事的新农业领域,梅永红表示,现代农业发展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民不必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可以成为在新的格局下、新的平台上、新的视野里的“新农人”。农业并不必然是天然弱势的产业,但要改变农业格局,重新定义农业,首先要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梅永红提出,中国要改变农业形态,需导入多种产业要素结构,融入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基因技,农业高校和学子要适应新时代,提升新能力,做出新贡献。
报告会结束后,市场营销系李艳军教授表示:“我充分感受到了梅永红校友作为“新农人”的家国情怀和对农业、农民的深切关注,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对国家地位和竞争实力的至关重要性。” 20级文管张之洞班陈姿屹同学说:“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与国家战略发展息息相关,更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生活都紧密相连,我们新时代青年需要意识到并承担起这份使命与担当。”
审核人:陈国顺